第三十七章 分享会(1 / 1)

其他三十二个培训人员怎么样,宋向文并不清楚,但宋南星小朋友的轮岗情况,宋向文却是看在眼里。

小丫头是有些天赋的。

进入急诊科第一天,就遇到一场大型车祸。

车祸伤基本上都是群体伤,且伤员几乎都存在多发伤,伤情复杂、致命伤隐匿、进展快,致死、致残率高,且车祸伤病人及家属情绪急躁不安,对急诊科乃至整个医院的医疗救治系统的高效衔接、诊疗能力均是重大考验。

急救部主治医师雪梅提上急救药箱就往救护车上跑,宋南星小朋友赶紧跟上。

一辆大巴车侧翻在地,大部分人都已经撤离,但司机和副驾驶座位上的乘客,以及一对老年夫妇却因为伤势过重,陷入昏迷,滞留在车内。

宋南星瞥了一眼被大家当做出入口的车窗,毫不犹豫的拎着急救箱就钻了进去。

确定患者位置,及时施针止血,配合消防员把有脑卒中损伤昏迷的患者转移到救护车上,送回军医院进行紧急治疗。

患者的伤势非常严重,雪梅主任顾不上宋南星,一边实施抢救,一边让司机载着她和患者往军医院赶。

到了军医院,立刻组织了紧急抢救,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手术,终于将患者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。

等雪梅主任想起宋南星,宋南星已经在附近“支起了摊子”,靠着那个急救箱,把患者安置得稳稳当当。

打那以后,雪梅主任逢人就夸宋南星临危不乱,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一流,天生就是吃医生这碗饭的。

一开始,大家并没有放在心上,可当宋南星腰穿一次出水,缝皮操作娴熟又美观,一向挑剔的神经外科冯主任都赞不绝口。

军医院上上下下,对宋南星小朋友的态度都变了。

以前,那一声声“小神医”,多多少少都带了点调侃。

现如今,这一声声“小神医”,多少带了点真情实意。

军医院医护人员的态度,严重影响了患者们的态度,宋南星凭实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。

宋南星小朋友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,其他的“老同学”也没有闲着。

就这么忙了一个月,好不容易等到结业这一天,大家伙还真有些不适应。

这不,大礼堂一见面,大家就凑在一起讨论了起来。

大家讨论得太过热烈,以至于郑远成拉着宋向文走进大礼堂那么大的动静,大家伙都没有听见。

郑远成拉着宋向文听了一会儿,发现大家并没有说闲话,而是紧张激烈的讨论病人和病情,郑远成眼珠子一转,心里突然有了计较。

他走上讲台,敲了敲桌子。

等大家安静下来,郑远成才开了口。

“我是军医院的院长,郑远成。

第一次见面,本来应该讲点什么的,可刚刚听了你们的发言,我觉得你们讲得比我好多了。

既然这样,那咱们就改改主题,把我的个人演讲变成大家伙的实习分享会。

拉进一下大家的距离,也丰富一下大家的经验。

咱们男士占比少一些,但不妨碍起个先锋带头作用嘛!

那一位先来?”

四位男士你看看我,我看看你,最终大家还是把目光落到了话唠肖波身上。

肖波挠了挠头,最终还是第一个站到了台子上。

“大家都知道,我家老人是医生。

队长说,门里出身自带三分,把我送了过来。

虽说是门里出身,我却只学会了一样,给人涂红药水。

因为红药水又叫二百二,十里八村的都戏称我为“二百二”。

我心里也知道,只会涂红药水的医生,绝对不是一个称职的医生。

即便来了军医院,跟着宋先生学了两个月,我的心里也没底。

回到咱们公社卫生院,也是怯怯的,老医生叫我做啥我做啥,一点主观能动性都不敢有。

直到有一天接诊个疼得打滚的老乡,我拍桌子说是急性阑尾炎。

可公社的老中医白我一眼:“让打两针青霉素观察观察。”

我胆子小,也没敢反对。

结果,半夜还得我操刀手术刀,手术室的灯光下,躺在托盘上那化脓的阑尾证明了我的正确性,也树立了我的信心。

我才知道,我这两个月是真的学到了东西。”

大礼堂的同学们哄堂大笑,却没有丝毫恶意,只有满满的认同感。

肖波带了个头,大家伙也少了几分拘谨,谈论起了自己这一个月来学到的经验和教训。

胡一山说自己跟着区卫生院的名医曹麟先生去出诊的时候,遇到需要给注射器材消毒。

按要求,是要将针头放在铝合金制的消毒盒里消毒。

消毒盒有大有小。大的跟蒸饭盒差不多,可以煮输液皮管;小的长方形,两头圆角,只能煮一支针筒几枚针头。

消毒需要煮沸15分钟以上。

那时候手表是奢侈品,连时钟也罕见,怎么控制时间呢?

曹医师的诀窍是:点支烟,安闲地抽完就可以了。

李晓凤所在的石碑公社比较偏僻。

因为一般情况家属都已经预先跟医生说过了,只需简单问一下病人再给病人量体温,准备工作就算是完成了。

至于听诊?

如果肺部有异常,带诊的医师就会把听诊器给你,叫你听,告诉你,这个是湿锣音,还是干锣音,可能是什么病的症状。

诊断完毕,十有八九要打针。

病人的想法很奇怪,与常人不同。

你说他是小毛病,吃点药片就会好,不需要打针。他死也不相信,就认为他的病是死病,你们不舍得花冤枉钱。

给病人打针的同时,我们还费尽口舌好说歹说,平复病人焦躁的心理。

有时真的需要治疗,有时只是给病人安慰。

石碑公社缺医少药,但归根结底,还是缺钱。

谢垚第一次出诊,是本大队王老伯劳动时划伤了阴部。

这在大地方只是平常稀松的事儿,可在公社那种小地方,却是是破天荒的事。

当王老伯捧着阴部冲进外科室,当即就把女医生吓跑了,还是谢垚见势不对,赶紧“脱岗”来紧急处理。

这段“佳话”,现在还在他们公社传颂。

如果没有了下一个更刺激的传说诞生,估计这事儿能够在公社传大半辈子。

最新小说: 女帝独宠小娇夫 穿越兽世,我靠武艺闻名天下 重生后断亲,五位兄长哭着求原谅 为奴三年,重生嫡女甜哭攻略皇子 九河漕案 竹子顺水漂 冷月疏影庆华年 什么?这是一篇玄幻文! 末日求生:我的手机刷出万亿物资 杏林逢春